微电影的大时代
点击数:14125 时间:2014-07-02 【字体:  

  微电影以其“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的特点,正在悄然流行,尤其流行于年轻的草根阶层。只要是手拿手机的人,几乎每天都会自愿或者被迫接触到微电影。有的人甚至跃跃欲试想成为微电影的主角或者导演。微电影有的单独成篇,有的系列成剧。或幽默搞怪,或时尚潮流,或公益教育,或商业定制,或奋斗励志,或亲情感人,微电影,总有一款适合你。

  1 简短、朴实,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成为普通人的情感宣泄场

  2014年12月10日,在乡宁县城某酒店举办的王刚和郭慧的婚礼上,一个短短的微电影放映掀起了整个婚礼的高潮。这个不到十分钟的短片,利用新郎新娘的旧照片,和一些手绘的图画,以讲故事的方式,配以简短旁白,再现了一对新人的成长和相爱之路,让参加婚礼的来宾赞不绝口乃至热泪盈眶。

  人们津津乐道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自己身边的人也成了荧幕上的主角,这种方式很新奇,自己也跃跃欲试。二是拍摄这样一个微电影花不了多少钱,属于普通百姓的消费承受范围,一般的婚庆公司都可以做。

  武春燕是山西某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后期编辑,她们台最近有一个创意,就和许多愿意用微电影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情感的人们不谋而合。武春燕的团队就是要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拍一系列微电影,展示他们一整天的生活和工作。她介绍说,从目前联系的情况看,许多人都表示欢迎拍摄。因为是反映自己真实的生活,不需要刻意表演,许多人不会发憷,而且觉得可以记录自己的生活,挺好玩,同时,还有一点小小的虚荣感,那就是也能像明星一样上镜头了,又不用花钱。而对于武春燕们来说,拍摄只需要一部照相机就可以了,花费也不大。

  同时,微时代的生活方式也催生了微电影的庞大需求和蓬勃发展。微电影的兴起和现代人们的“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方式有关。因为忙,现代人的时间都是“碎片化”的,有时对于大众传播内容的需求也是“碎片化”的。由于形式简单,短小精悍,微电影在“体型”上恰好契合了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即时消费的诉求。坐车、等人、排队无聊等各种“碎片”闲暇时间,都可以随时拿出手机或IPAD看个“微电影”,收获一场亲情的感动、感受一次恶搞或者幽默、旁观一场缠绵悱恻的爱情。

  前段时间,反映亲情的点击率颇高的吉县话版本的微电影《回家》就是记者在回家的公交车上用微信看的。

  2 省时、省钱,反映面广制作领域成为艺术人的孵化场

  如果说,普通人对微电影的热情仅仅来源于自己的情感需求,那么,还有一种激情来源于对艺术的追求。

  由于微电影的制作周期短、花费又少,而且传播多数通过网络,无需广告成本,所以微电影的制作也被许多影视艺术领域的新手导演和编剧当做一次练手的过程,许多年轻人都以微电影制作作为自己导演和编剧生涯的起点。太原师范学院影视艺术系的大二学生孙美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14年10月,孙美琳导演的微电影《新意循环》获得“第三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一等奖。这个时长只有45秒的微电影主题是宣传环保理念,里面所用的拍摄道具基本都是像矿泉水瓶、旧布料、杯子等废旧物品,再加上一些手绘的画面,经过动画处理后能动起来就OK了。基本没有花费的一个片子获得大奖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足以鼓舞自己在影视艺术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孙美琳告诉记者,自己拍过的微电影最长的只有一分二十秒,但是感觉微电影更考验编剧和导演的创意,所以也更锻炼人,而且能在短的时间内,拍出每个导演的梦想缩影。

  与传统的“大电影”相比,微电影的创作摆脱了条条框框的束缚。在自媒体时代,它也不会受到传统的大电影需要审片的束缚,所以微电影的内容往往能最大限度地涉及社会现象、热门话题、矛盾焦点、新生事物等等题材;一些在影视剧中无法表现、难以表现、不便表现的题材,也成为微电影的创作来源。2006年,胡戈将电影《无极》恶搞成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后,自己也火了一把。几乎于同时,“筷子兄弟”组合推出了音乐微电影 《男艺妓回忆录》《祝福你,亲爱的》。这些微片的火热也说明,每个有电影梦想的创作者,都可以用镜头自由地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热爱,用微电影追求自己的梦想。

  3 通俗化、大众化的表达方式能够聚集更多正能量

  对于蓬勃发展的微电影,太原师范学院影视艺术系主任、副教授薛晋文是肯定的,他认为,微电影的博兴有利于影视文化的大众化普及和传播,也便于迅速及时记录反映生活中的鲜活故事,将现代文化和民族文化实现通俗化的影像表达。同时,微电影也降低了影视制作的成本,使得平民影视梦变成了现实,有利于提升民众的影视媒介素养,促进国民文艺素养的全面升级换代,能够促进中国电影产业链的良性互动和综合完善。而且,微电影的强大生命力,也可以为社会集聚更多的正能量。尤其是一些行业微电影,既能推动微电影的发展,也提升了行业的形象,加深了人们对某个行业的了解,实现了微电影发展和行业传播的双赢。

  行业微电影不仅要讲好故事,还能传递正能量。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特征,使得行业微电影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今年10月,山西市场导报在社庆二十周年时推出的一部微电影《一个关于西红柿鸡蛋炒面的故事》就是一部行业微电影,这部片头冠以“谨以此片献给那些为山西市场导报呕心沥血的人们”用19分02秒的时长,以穿插爱情的方式反映了新闻人的辛苦和付出。太原师院大二学生吕少帅的一个获奖微电影《传梦》是以传承孝义非遗项目——皮影戏为内容的片子,时长50秒,采用实拍加定格动画的方式,对传承传统文化做了清楚的诠释。江苏常熟首部禁毒题材微电影 《如果还有明天》也是类似的传递满满的正能量的片子。

  薛晋文介绍,一些发展态势良好、颇具影响力的法治微电影、旅游微电影、消防微电影、廉政微电影、禁毒微电影等行业微电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开始崭露头角。还有一些广告营销也在寻求微电影的模式,著名的“益达广告”就把产品功能和品牌理念与微电影的故事情节巧妙结合,用精彩的视听效果达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使观众形成对品牌的认同感。

  当然,薛晋文也表示,微电影蓬勃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门槛过低,草台班子制作水平粗糙使得艺术水准和质量难以保证,自我提升能力较弱等问题。同时,随时随地的拍摄,对于个体隐私生活方面,缺乏职业和法律方面的必要保障。关于微电影的一切,其实都还在探索的路上。

【返回】